请登录 | 免费注册

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进出口资讯 > 口岸动态 > 新加坡:大士港 建设新一代港口

新加坡:大士港 建设新一代港口

2018-02-07 浏览量(2396) 来源: 中国航务周刊


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,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,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,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。新加坡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地区之一,是继纽约、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,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。

2013年新加坡政府正式公布大士港(TUAS)建设规划,计划在30年内通过四个阶段的施工,建成占地面积1330多公顷、年吞吐量6500万标准箱的综合港口,目前第一阶段施工已经启动。大士港是新加坡“三十年规划”的重要内容,可谓承载国运,也具有重要的地缘经济意义。

超前规划觅先机
新加坡的治港思维是持续领先。2015年6月,在主持巴西班让码头开工仪式时,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对新加坡和港口的关系做了精彩总结,认为港口发展与新加坡的生存紧密相连,没有港口新加坡就会变样。在2013年国庆日公布的“三十年规划”中,仍然把建设大士港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。

新加坡政府的总体思路是,通过在工业中心附近建设一个超级大港,把目前的转口业务和一些市区的码头业务全部集中过来,利用新技术充分整合新加坡的转口业务,增强新加坡在全球海运领域的竞争力,为其长远国家发展提供动力。超级大港建港过程中的填海造地可增加新加坡的国土面积,同时,南部地区腾出的大量土地将用于开展住宅和商业设施建设,一举多得。新加坡国土有限,只能通过不停地辗转腾挪才能适应发展需要,这既是无奈,也体现新加坡人的建国智慧。

大士港的规划思维超前,大致可总结为“一大四新”,是新一代港口的典范。

“大”指的是码头规模大。预计建成后将实现6500万TEU年吞吐规模,是现在新加坡港务局吞吐量的两倍有余,码头可停靠长度超过500米、吃水18米的集装箱船。第一阶段施工将建成20个泊位,可处理2000万TEU。

“四新”分别指建造技术新、操作技术新、管理技术新和整体思维新。

在建造上,大士港使用预制沉箱建造码头结构,比传统打桩方式更快,也让港口可以接待不同体积的船只,第一阶段工程将使用222个预制沉箱,每个沉箱重量超过1.5万吨,高28米,组成全长8.6公里的码头岸壁结构,将是全球最长的码头之一。

在操作上,大士港将使用包括自动引导运输车、自动化场地起重机、自动存储与截取系统等科技,以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生产力。为开发相关设备,新加坡港务集团还专门投资近1亿新元建立了“PSA应用创新实验室”。在管理上,大士港口将安装先进的船运交通管理系统,协助监督航运交通,向船只建议最安全及有效的路线,并提早发现可能出现拥挤的水域。在整体发展上,大士港还结合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的特点,综合运用空间,将地面及地下空间用于服务发展海事相关业务及其他工业所需,包括提供存储设施等。在建造中,用于填海的泥沙主要来自内陆建筑挖出的泥土,减少对海沙的依赖,可节省大量成本。


高收益 高门槛
大士港一旦建成,将成为本地区集港口航运、临港工业、造船业及其他港口事业为一体的超级港口综合体。

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计划从丹戎巴葛前往大士,目的是为全面推动综合港区建设,充分折射出新加坡在国际航运领域的野心。一方面,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巩固新加坡航运中心地位。比如,国际航运联盟下各公司互换集装箱非常频繁,新科技将使这一业务更加安全、可靠、高效,仅此一项就可以让大士港领先周边大多数港口。若再与新加坡已签署国际自贸协定、发达的临港工业区及便利的停靠条件相结合,更是如虎添翼。另一方面,当前地区港务竞争激烈,一些战略性竞争不时隐现。关于泰国克拉运河开凿的传闻不断,让以港立国的新加坡人很是紧张,唯有不断提升港口能力方能确保优势地位。

2016年,尽管国际贸易不振,在新加坡停靠的船只总吨数仍实现6.3%的增长,达到26.6亿吨;集装箱吞吐量增加3%,达5.9亿吨;在新注册船只吨位数超过8800万吨,比上年增加2%;新加坡仍位居全球最大燃料补给港位置,出售燃油4860万吨,比上年增加7.7%。而新加坡2016年经济增速估计可能刚刚超过1%,或从另一侧面证明新加坡“治港有方”。

不过,对于我国投资者来说,高收益也预示着投资参与的高门槛。根据新加坡的综合规划,大士港带来的投资机遇是多方面的,包括港口码头本体建设、相关道路等配套建设、临港工业区建设、港口附近居住区和娱乐设施建设等。

中国资本参与大士港建设及相关设施投资,可能面临市场、资金、技术等多方面竞争挑战。大士港被新加坡港务局视作满足未来30年需求的新一代港口,因而各项工程设计相对超前,招投标门槛也比较高。

从基建来看,大士港第一阶段工程被韩国大林工业(Dealim)和比利时挖掘与填海公司(Belgium’s Dredging International)组成的联合体揽下,内容包括填海、疏浚和岸壁建设等,合同总金额24亿新元。大林能够拿下这项重大工程,同其在新加坡多年的经营密不可分。早在1971年,大林工业就在新加坡建立了海外办事处,2013年-2014年相继完成滨海高速公路和汤姆森地铁东海岸线两大项目,为其再度中标新加坡大型工程奠定良好基础。同大林工业竞争,我国企业面临较大挑战。早在大士港升级项目未启动前,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旗下分公司就参与了大士南船厂工程,但尚未有公开报道提及中国企业参与大士港直接工程。

从管理运营来看,大士港建成运营需要大量先进技术设备,目前新加坡自己专门成立了实验室来开发相关技术,外资要进入恐怕也比较难。但也应该看到,几个重要港口集中到大士港后,其他地区将出现大片空地,比如腾空后的丹戎巴葛地区将建设集商务、旅游、休闲、居住于一体的滨海新城,这也给我国企业投资新加坡提供了新机遇,主体项目介入难度大,绕道投资关联项目也不失为另一种思路。



收藏(0 点赞(0 转发(0
版权所有2016 @yichukou.cn 全速易出口网 备案号:粤ICP备16037265号-1